close

(#7照片略為恐怖 請先有心理準備)

「其實我沒有權利替你決定 其實我應該親身承擔這種痛苦  雖然我們知道截肢是為了減輕目前的痛苦 這也不是個容易的決定」

連續二個星期都回台南
主要是欣潔的訂婚和結婚
二週前的訂婚隔天沒事
推掉了表姐的熱情邀約
我帶老爸和老媽到台南縣去走走
早上去了趟白河六溪電影文化城
下午 則到了北門的烏腳病紀念館

知道烏腳病紀念館也是從陳逸宏網站一篇採訪 黃頂於老先生 的網誌那看到
那篇專訪給我的印象太深
所以這裏我一直想找時間來看看
想了一整年 雖然每年都有回來台南
但這回終於有時間可以拍拍我自己想拍的畫面










這裏並不難找 只要走到北門鄉就可以看到指標引到門口
一到紀念館 就看到有義工阿姨請我們進來看紀錄片
這紀念館很新 是去年九月才蓋好的
當時有「烏腳病之父」美稱的王金河是當時北門鄉唯一的醫生
除了在此開設診所 免費為烏腳病患義診
並爭取當時的農復會與台南縣政府輔助經費
創設草蓆工廠、手工藝訓練所及加工所
教導痊癒的病患謀得一技之長
增加他們再站起來的勇氣
而這紀念館就是在文建會的經費協助下
將王金河醫師的診所舊址進行整修的













整個紀念館就保留了當時王醫師的舊診所模樣
我留老爸和老媽在前頭看紀錄片
自己就到後頭取景拍照
我對#2的那塊留言很有感覺
我想誰都不想要切除自己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份
不管是醫師 還是病人
對於#7我一度也很掙扎到底要不要按下快門
因為那真的是一個痛苦的歷史記憶
但想到保留整個紀念的完整性
我是股著勇氣 深呼吸後按下快門的
在按下快門同時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王醫師他當時替病患們切下患部的那種痛楚
我原本也想 是不是不要PO出這種令人不太舒服的畫面
但少了這張 似乎缺乏當時病患們痛苦的見證













只是我繞了一圈 總覺得印象中和陳逸宏拍的環境有很大很大的差異
原本有點難過 和我想像的不同
在要離去之前和義工阿姨提了一下我印象中的畫面
那阿姨笑笑的說那是在後頭
所以又帶我和老爸、老媽及其他來訪的客人一起到後頭去
我看到時才興奮的對阿姨說:對!就是這裏~
而阿姨繼續熱心的介紹這些曾是當初烏腳病患一起工作的場所
我則很隨興的到處走走拍拍
















這些場所已經荒廢了很久
我問阿姨這裏怎麼沒給人參觀? 這裏更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
阿姨無奈的表示因為沒有經費 所以只好任其塵土飛揚的棄置著
而旁邊則是當初的手術房和醫院
原本門是上鎖 不給人參觀的
阿姨看我興緻很高的情況下 特地開了門讓我進去拍照
而義工阿姨則繼續和老媽老爸述說著當時的情景

























我盡可能的拍下這值得紀念的每個角落
很可惜這裏沒能公開展示
不然這醫院的完整保留 更具有其意義價值

王醫師今年高齡93歲
至今在台北與兒孫同住 享含頤弄孫之樂
去年將老診所建物捐出 蓋成了烏腳病紀念館
有機會 真的可以去看看
身為台灣人應該要知道的那段歷史...


(這是當時的病房,有經過油漆過,所以感覺很新,但也不得其門而入)





【烏腳病小檔案】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 )是一種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南縣山區、宜蘭、彰化等地,也都有烏腳病個案紀錄。

台灣醫學會報告在1954年正式提出;據信烏腳病發生原因極可能是濱海鄉鎮民眾、飲用含有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患者甚至伴隨有肝、腎、膀胱等癌症併發。

患者的早期症狀有手、腳部位末端麻痺、發冷、刺痛及發紺(變紫色);病情加劇後,趾頭變黑、潰爛、發炎,導致血液無法循環、肌肉組織壞死,爆發敗血症,須截肢以保命。

但即使第一次截肢後,也不保證病情不繼續惡化,得繼續第二次、第三次等截肢,患者也因為無法忍受截肢痛苦,時傳自殺。

在台灣改善自來水供輸水準,人民不再飲用地下水後,烏腳病案已極少再有聽聞。


延伸閱讀:烏腳病紀念館相關新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問風 的頭像
    問風

    問風掠影

    問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