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剛看完了和MEI借的 謝旺霖的「轉山」
這是一本遊記
賣的挺好的遊記
一本挺特別的遊記
我愛旅行
但我卻不太看遊記文學
因為總覺得只有自己本人
才能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那時遇到的人的各種交集情況下體會當時的旅行心情
我之所以會花很多時間把我自己的旅行過程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
想法很單純簡單 - 就是我的記性太差
既然我可以藉相機把影像給忠實的記錄下來
那只要再加上一些文字 就可以更完整的保存整個旅行的心情與過程
遊記不是寫給別人看的
是寫給我這個記性不好的人來回憶的
但這本書我全部看完了
書的內容不太多有趣的旅行經驗
作者一個人以騎單車的方式到達西藏
描述的是中間辛苦的過程
作者就以第二人稱的方式 旁觀著的角度來看他自己
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很怪
遊記通常會以第一人稱來描述自己的心情
這樣的筆法 是這本書最特別的
特別的還有作者的文字
他的文藻之豐薈 用辭之刁新
很少看到一個男性作家的文字如細膩、華麗
把風景、心情、人事物等
用了一些一般人顯少用到的遣詞用字來陳述
很像是個唸中文系的人才會有的文筆
對有些人來說 這樣的筆法在看起來或許不是那麼的平易近人
但我覺得還不錯 因為我自己的辭彙庫也不太大
剛好可以學起來 以後寫時可以有不同的用法
只是有點突兀的是
有時在前面用了很優雅美麗的文字來描述一個情景
結果一個翻車、二支狗追、或一些意外發生時
作者會很自然的脫口而出一些不太雅的台式髒話
那種180度的極端轉變
看的時候心情要稍微調適一下
我只能說作者真的還是這個平凡塵世的一份子
是很貼近我們正常人的反應 不是那麼不食人間煙火的
但我對作者在旅行時的心情比較不能苟同
作者在整本書裏的心情充滿了孤獨感 封閉自我 對人的不信任 與一些覺得自討苦吃的負面感
我知道長征騎車 上山又下山的
在體力與心情都是極大的考驗
如果是我 我會以比較樂觀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再怎麼苦 我也應該會以「吃苦當吃補」的心態 輕鬆來描述這旅行
畢竟這是自己決定要做的
既然要做了 那我會把心情調整的開心些
會更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中 多與當地人互動
(我想我如果是魯賓遜 大概是會悶死的那種人)
不過我這種太相信人也不太好
反而會讓自己置身於不知名的危險中
但我相信我是好人
菩薩會保佑我的
還是很佩服作者可以這麼的騎單車由麗江到西藏
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就像練習曲一樣
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我想我真的沒那勇氣去做這挑戰
這種炎夏酷暑的天氣
光要騎到三芝我都覺得是自殺的行為了
更何況是在雪季時節隻身前往西藏
這點 還真的是要給作者多給三下的掌聲
不算薄的一本書
如果你愛旅行 那應該看看
如果你有很多事情不敢做
作者說的好:學習面對恐懼,先將自己推向絕境
或許 你會更容易跨出勇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