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珠山之後 我們再到歐厝去
不管是在珠山還是歐厝 
別說是遊客 連當地的居民都看不到
整個聚落 空空蘯蘯的 

歐厝我沒來過
但對這裏已經荒廢的渤海山莊特有感覺
很有歷史 很有時不我予的滄傷感
再加上用黑白底片拍
感覺挺特別


































【歐厝】
歐厝位於金門西南,東南臨海,東北倚金陽山,靠山面海。以歐陽氏為主,源於明朝中葉。

歐厝現今所見建築多為清道光年間所建,由橫亙中央之街道分為上、下社。上社以宗祠、愛華國小、順天商店、二落大厝群為主,築有許多隘門,界定共同空間領域,表現出防禦建築群組織特色。部分建築物壁面運用拼圖方式,構成各種風景圖畫,表現磁磚修飾建築物立面之獨特風格。

下社為四排一落四櫸頭為主之建築群組,展現了血緣房份梳式佈局特性。牆面以花崗石砌之,開窗甚小,巷弄間可見早期抽取地下水之人力幫浦,走在其間,充滿古樸之意。

走完歐厝 我們等於把金門的聚落都走完了
中午時間 我們回到了金城市中心
跑去吃了生記小吃店 是用王子麵做的乾麵 聽說是阿兵哥們喜歡吃的小吃
再走到模範街去吃豆花
模範街是一條很有味道的老街 走在那很像是走在桃園或三峽老街的感覺
這裏似乎是阿兵哥們休假時的聚集地
有不少的PUB和餐廳 這裏的人就多了
我們這二天走遍所有的聚落看到的人加起來都沒這裏多










吃完飯 不知道該去哪 下起了毛毛雨
晃啊晃的晃到了總兵署
這裏很像是拍古裝片的場地
主建築體下面有地牢
我看黑黑暗暗的不敢下去
就在上面吹吹風 隨便走走
只有門前一個不太會拉二胡的太太拉的音樂有點嚇人
我們算是被她很不純熟的二胡技巧給逼走的

二點多 就不知道要去哪了
在旅遊書上看到一句話:來金門如果沒有和「毋忘在莒」四個字合照,就等於沒到金門過
所以 在討論之後 我們決定上太武山
我們到了太武山下問人 看到毋忘在莒的石碑要爬多久
他們說要看腳程 一般四十分鐘可以來回 慢的也有爬三小時的
四十分鐘? 那還好嘛~ 我想我們三個都還算有體力
四十分鐘後下山去接MEI下課是剛剛好… 
沒想到 這是一路上坡 爬的我們三個喘呼呼 汗水直流
山姆的表情 一副三字經壓在胸口 想說又不好說口的悶模樣
二位男士平時都在上健身房的 感覺上好像我還比他們二位還耐走(雖然我也是喘到不行)
整條路上沒看到其他的遊客
我們心想:不會只有我們三個傻子爬上來吧?
爬了二十分鐘之後 看到的還是一路的上坡
不同的是 有遊客走下來了 當然詢問還要爬多久?
對方只回答:這個是全台灣最不友善的國家公園,應該要去客訴。不過恭喜你們,你們過了一半了。
沒錯 不友善的地方是完全沒告訴你要爬多遠 爬多久
一副要騙你上來的 讓你上也不是 下也不是的感覺
結果 真不知道是當地人在唬嚨我們? 還是我們的體力太差?
四十分鐘來回 那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幾乎沒有休息的爬了32分鐘的上坡 
終於看到了金門到此一遊的證明單-「毋忘在莒」
開玩笑 這怎麼可以不拍照留念
而且正想要三人合照時 有二個阿兵哥經過
很好心的幫我們三個人拍了大合照
哈哈哈!我們終於證明有來金門了~




沒多久我們就準備下山 經剛才的遊客建議 要去看倒影塔
就在下山的一個叉路旁
好在 真的就在旁邊 往上走個50公尺就到了
這裏的風景很美 居高臨下的可以看到像貼布般的綠色塊田
山姆說幹嘛去北海道 這裏看就很美了(山姆真不虧為誇張界第一把交椅)
我們很高興的在這裏和倒影塔合影
拍沒幾張 剛好一人一張 我的相機就沒電了!
哇~~嚇死我了!
因為二位男士覺得下毛毛雨又沒什麼好拍 就沒背相機上來
就只有我為了紀錄 背了一機一鏡
好在 真的是好家在
至少 我們在拍到「毋忘在莒」的合照之後才沒電的
不然 如果連這個證明都沒拍到 我可能會氣到吐血
下回即使再有免費機票來金門 
我大概也不會想上來
由此證明 我真的是好人 沒做壞事
所以拍到了金門到此一遊的紀念照!




四點接到了MEI 我們是六點的飛機回台灣
所以我們又趕緊再找個景點去看看
最後回到了金城市區 找「陳詩吟古洋樓」
這古洋樓還真隱密 要不是我的努力的睜開雙眼 看到一個很不起眼的路標
我想我們大概真的繞半天也找不到吧(問當地人 很多人也不知道在哪)
這間古洋樓 是金門文化局拿來做旅遊資料的封面
一間很有味道但荒廢的洋樓
也是我們在金門拍的最後一個景點
















這次三天的金門行 拍了一堆的古厝
老實說 少了些人文的古厝 就好像是少了點說故事的主角 少了點靈魂
而這些古厝也因為金門居民生活條件變好了後重整翻新
雖然新厝是盡可能的維持它原來的模樣
但是就少了份時代變遷的歷史味道
有時自己很自私的希望這些古厝能保留它原有的滄桑感
但想想 誰不想讓自己的生活條件過的好一些?
我們怎麼能對展新的古厝而有所苛求呢?
所以 只能建議攝影人的我們早一點去拍金門
多捕捉一些還保有以前故事及風貌的古厝
為台灣 也算是為自己 見證一些歷史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問風 的頭像
問風

問風掠影

問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