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馬六甲的第二天我依舊起了個早
這民宿有一個很貼心的是廚房裏的杯麵是免費供應的
來這也已經第五天了
剛好可以把前面幾天的衣服全丟洗衣機裏洗
我也順便把杯麵當成早餐給吃了
等我把衣服洗好 晒好之後
我就整裝出發
今天又是一個好天氣
我已經有了可能會很晒很晒的心理準備了
在前一晚我有上網查了一下資料
今天的路線就是要把我昨天沒走到的景點給全部走完
而首要造訪的就是青雲亭
在往青雲亭的路上
我開始對馬六甲的窗起了興趣
每戶的窗都很有特色
所以我就很公式化的把不同的窗戶全都拍下來
然後回來就組成一大張
也算是為馬六甲有特色的窗留個紀念
我也是隨便亂走
早上的光線和昨天下午的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走了不少昨天走過的路
不同光線方向就會有不同的感覺
所以沿路也拍了不少
到青雲亭我還問了一下人家
青雲亭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廟宇
建於荷蘭殖民統治時期的1673年
是為了紀念鄭和第一次到訪馬六甲而建
當初創建者將其取名自"平步青雲"
表達了當初華人移民的心願
現在則是馬六甲佛教團體拜佛的中心
它以木雕工藝聞名
寺內供奉的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這青雲亭最初的建築材料都來自中國
後來在1999~2001年耗資150萬馬幣重新修正殿
成為一座用馬來西亞楠木建造的廟宇
青雲亭是雄偉的中國式建築典範
設計上採用來自福建漳州與泉州的閩南風格
廟內有多扇厚重的木門
屋頂是以玻璃及瓷土做成的中國吉祥動物裝飾
屋脊和屋檐的中國神話人物 鳥獸 花卉
全是用彩色琉璃瓦燒成
每個都栩栩如生
而我是被這些古蹟給吸引
只顧得取些小景
竟然沒想到要拍全景
想想真是遺憾
(好哲學的一句話)
(這也好有歷史感)
這裏逛完後
往前一個口路就是我昨天有到的清真寺-Masjid Kampung Hulu
這也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現役清真寺
是荷蘭人在1728年修建的
葡萄牙人曾在其統治時期拆毀了所有非基督教設施
但荷蘭人卻採取了不同的殖民策略
他們幫助當地人重建了神殿
而這座清真寺整體上是一座爪哇建築
有一個多層的屋頂
當時圓頂和尖塔清真寺還未流行
可見這清真寺的歷史有多悠久了...
馬來西亞最古老的現役清真寺 - Masjid Kampung Hulu>
在這最古老的清真寺旁
則是馬來西亞最早的印度教廟宇
建於1781年
土地是由虔誠寬容的荷蘭人捐獻的
寺內供奉著印度教神祇Vinayagar
我的運氣還真好
沒想到在同一條街上可以同時看到馬來西亞最古老的佛教廟宇、清真寺和印度教廟宇
難怪馬六甲會被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這也是我愛上馬六甲的原因
一個很有歷史 文化很多元 很有特色的一個城市....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