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

玩攝影到現已經五年
該拍的主題幾乎都拍過了
是一直有在拍底片 且以黑白為主
偶爾還可以在底片和數位之間做一些不同的比較
雖然在晨昏主題一直都是我的弱項
卻也一直沒有想要把它給練好的魄力
真的很佩服教攝影的老師們
每年為了帶學生 總是可以一而再 再而三的拍相同主題而不膩
當然知道每次攝影總會有不同光影 不同人事物
但總覺得好像要玩些什麼不同的東西
最近就心血來潮的看一些LOMO的作品和書
反正冰箱還有一些過期的負片
那就來玩玩LOMO吧!

其實LOMO相機並不貴
大部份都是一二仟就可以買得到
那天就沒事在逛露天拍賣(和YAHOO拍賣一樣,是罪惡的淵藪)
看到一個賣家在賣一台LOMO相機
RYAN是個剛退伍的弟弟
玩LOMO已經好一陣子
手中也有七八種不同的LOMO相機
和我相反的
他在玩LOMO一陣之後反而想回歸攝影本質
尤其是以黑白底片為主
偏偏我對黑白底片也是有莫名的摰熱
聊了一下竟然聊開了
RYAN叫我就別買了 他可以借我各種不同的LOMO相機
但我可以提供他各種不同的黑白底片做為交換
交朋友也是要有緣份的
就在各取所需情況下
我和RYAN成了朋友
我拿了幾捲過期和沒過期的黑白底片和他交換魚眼LOMO試拍

說真的 在我們強調畫質和構圖的情況下
轉成LOMO還真不習慣
當我看到我到金針山拍的二捲LOMO的結果時
被它焦不清 色不美 閃光又太過集中的感到疑惑
難怪那時和ERIC聊說想玩LOMO時他就警告我說:你不會習慣的...

糊焦沒關係 曝光不準也無所謂
但就以一個很輕鬆的角度來看攝影
在正規的攝影路線中 插出去看一看不同的攝影世界
或許會有不同角度的思維也不一定呢...


<小笨婷與蘆葦在往花蓮的火車上沈睡中>(那閃燈打下去還真是怪啊~)


<往花蓮的火車途中景象>


<我們在火車上>(這閃光是很兩光的那種,只會集中在最前面的標的上)


<二對夫妻>(魚眼都會拍到自己的腳)


<駕駛副座>


<正駕駛建華>(手太粗了,不小心入鏡)


<乘客群:阿國、敏倉、山姆、MEI>


<遠方的我/MEI在最後座往前拍>



<東華大學一景>


<獨椅/東華大學>


<雙人座/理想大地>


<大合照/東華大學>

這二捲魚眼LOMO最喜歡的就屬於上面這張大合照和本篇第一張
就辜且別管逆光導致的顏色過暗和完全看不出誰是誰
這感覺還挺不錯的(尤其是有太陽光由我們頭上方射下)
我們是把相機放在草地上
所有人圍著相機
然後蘆葦用腳頂著相機一端
我把鞋子脫掉之後用腳趾去按的快門
第一張是還沒準備好就按下了快門
而上一張就是大家全到齊了
我和MEI花了很久的時間去辨識誰是誰
如果沒錯的話
七點鐘方向戴帽子的是YELLOW
由他開始順時鐘方向分別是APPLE、敏倉、阿國、山姆、MEI、我、建華、小笨婷和蘆葦
因我和蘆葦要用腳去頂相機
所以我們二個人的腿最粗 最明顯
呵~ 大家一起完成這張照片
能有這樣的呈現算有成就感呢!

<六十石山>


<我們在六十石山的民宿旁>


<赤柯山>


<汪家古厝>


<赤柯山>


<攝/MODEL:建華>(不小心鏡頭蓋又鏡了)



<六十石山>(人站太遠,最好還是六十公分的距離最好)

拍魚眼還是要有前景做主題較好
不然很容易造成無主題的情況
不過用魚眼自拍合照很方便
只要手一伸 所有的人都會入鏡
這點真的很方便呢!


<三位美女和一隻破壞畫面的手自拍合照>(我們猜那隻搞怪的手是山姆的)


<缺了山姆的魚眼大合照>(YELLOW的手真是長啊~)

至於晚上的效果就更怪了
那天拿著相機拍柏宇和品諺在我房間裏玩變形金剛
打了閃燈的魚眼還真的只把光打在主體上
其他的就會暗成一片
按了快門之後品諺就跑來和我說:姑姑,我要看...
呵~這年代的小朋友接觸的都是數位相機
我想他們不懂為什麼這台相機是看不見畫面的吧~


<柏宇和品諺在玩變形金剛>


<我的變形金剛>


<踢>(這張柏宇作勢用腳踢的感覺還不錯,只是不懂為什麼右下角會黑那麼一大塊)

底片相機的魅力就是在等底片沖出來時的那種期待感
尤其是這種LOMO相機
按快門時的效果往往和沖出來的會有些差距
我想 我得要去習慣這LOMO相機的畫質
就像人生 不用要求太完美一樣

這魚眼玩完了
該換別種再來玩玩...

手上還有一台ERIC借我的Olympus-Pen半格機
只是一捲三十六張的底片一下子變成了七十二張
得要很花工夫才按的完呢...

就像聽了古典的交響樂之後
換換巴薩諾瓦的小品也是很不錯的

就讓我繼續LOMO下去吧~


【有關LOMO/轉載自奇摩知識】

高科技的數碼相機帶來了攝影的快捷與隨意性,與此同時,卻有另一群年輕人對低科技相機產生的效果著迷不已,這一切就起源於LOMO LC-A。

LOMO是的全稱是Leningradskoye Optiko Mechanichesckoye Obyedinenie(列寧格勒光學儀器廠),是當今俄羅斯最大的光學儀器生產廠。今天LOMO已經成為LOMO LC-A的代名詞。LOMO LC-A是該廠在前蘇聯時期研製生產的35毫米自動曝光旁軸相機,最初是模仿萊卡的Minox,用來裝備前蘇聯的間諜。20世紀80年代後期停產。1991年,兩名奧地利維也納美術學院的學生在捷克布拉格的一家古董商店買到了LOMO LC-A。回國後的一次展覽使LOMO LC-A聲名大振。這兩名學生把用LOMO LC-A拍攝的照片貼滿了一面牆----這也成了後來LOMO愛好者們進行交流的主要方式。LOMO產生的暗角和濃艷的色彩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眼球。1996年,這兩名學生到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找到LOMO的生產廠並說服該廠的負責人恢復生產LOMO LC-A。該機恢復生產後立即被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搶購。並由此誕生了「lomography」(LOMO攝影)這一新詞。香港也曾經舉辦過lomography的展覽----在地鐵站裡把8000張用LOMO拍攝的照片擺成長達42米的「Lomo Wall」(LOMO牆),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由於供不應求,現在LOMO的網站上一台LOMO LC-A的報價已經從最初的30美圓上漲到接近200美圓。

我手中的LOMO LC-A是從拍賣網站上買到的,根據膠卷艙內的編號推斷大約生產於1986年。該機尺寸為107mm×68mm×43.5mm,採用32毫米廣角鏡頭,畸變較明顯。焦距需要手動調節,鏡頭旁邊的焦距撥桿有0.8,3米和無限遠3檔調節。3米以外便是無限遠,適合盲拍和抓拍。Lomography的網站裡很多自拍的大頭像就是用0.8米的焦距拍攝的。LOMO LC-A拍出的照片邊緣會有暗角。由於焦距撥桿在無限遠時鏡頭收縮在相機前臉內較深,因此在焦距撥桿在無限遠和大光圈的情況下暗角尤為明顯。因此可根據此特點用收縮光圈(需要自行計算曝光量)或用大光圈來減少或增大暗角效果。用該機拍攝沖洗出的圖片色彩非常飽和。成像優異,邊緣成像稍遜於中央成像。也正是暗角和飽和的色彩吸引了眾多的年輕買家。

LOMO LC-A需要3節AG13型紐扣電池用來測光。沒有電池時能聽到快門聲但實際快門並沒有打開。因此最好隨時準備備用電池,以防電池耗盡導致無法拍攝。該機最大光圈為2.8,可作從f2.8到f16六個檔位的光圈調節。A為程序自動曝光,相機自動根據當時的亮度設置光圈值和快門速度,測光較準確。在暗處拍攝時快門按下後須等待快門閉和聲後再鬆開手,避免曝光結束前關閉快門導致曝光不足。當光圈放在A檔以外的數值上,程序將把快門速度鎖定為1/60秒。LOMO LC-A程序自動曝光時間最長為2秒,最短1/500秒。可以達到17個Ev值變化(f2.8 2S』—f16 1/500),沒有快門速度調節和曝光補償,但可以通過設定ISO的方法做到曝光補償。機身上可做從iso25到iso400的感光度設定。

LOMO LC-A的機頂留有閃光燈接口,接上閃燈後快門速度將保持在1/60秒。取景器和鏡頭平時都隱藏在機器的眼瞼式保護殼內,不容易弄髒。取景器內有兩隻紅燈,程序自動曝光的情況下(A檔)左邊燈單獨亮為快門速度高於1/60秒;兩隻燈同時亮起時表示快門速度低與1/30,拍攝時需要端穩相機或使用三腳架;燈亮起後又慢慢熄滅表示電池電量不足,需要及時更換電池;兩顆都不亮的時候就要檢查是否有電或電池是否裝反了。

由於LOMO LC-A產量較低,因此國內市場並不常見。早年國內LOMO LC-A的市場價格大約每台300元。現在Lomographyasia的網站上LOMO LC-A的標價為1400港幣。如今在北京或東北地區的攝影器材市場偶爾碰到也價格不菲,價格通常遠高於該機的實際價值。另外,被lomographer(LOMO攝影師)同樣稱為LOMO相機的4連拍,6連拍相機以及立體相機等實際與LOMO的生產廠並無關係。今天LOMO一詞已經不僅僅是列寧格勒光學儀器廠的縮寫,還代表著年輕與創造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問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