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海報>


上週收到廣藝基金會的邀約
去聽聽他們廣藝管弦樂團的新表演 – 宜錦。電音。三太子
看到這個節目單時我並不陌生
因為在FACEBOOK上就有幾位朋友有貼了他們節目表演的訊息
當時只覺得要把管弦樂和電音結合就挺特別了
還把三太子給搭了進來就令我好奇
看時間可以的情況下
昨天我就到國家音樂廳去欣賞是如何個中西混搭的管弦樂表演

一進音樂廳看到表演台上管弦樂團的椅子和譜架是沒什麼希奇的
但特別的是牆上掛了四尊藝陣中的三太子神袍像
那畫面還真是一整個突兀
看了節目單才知道原來今晚的表演就只有分上下二場二個曲目
上半場是「風火電音三太子」
下半場則是「前世今生貝多芬」
光是曲目的安排也是一中一西
看來自我調節能力得要強一點才行

節目一開始 所有管弦樂團成員都上台之後
指揮兼這次二個曲目的作曲家李哲藝上台
接著則以二位說書人以聊天的方式介紹了一下三太子李哪咜
以背景音樂的鞭炮聲引開了序曲
這時身穿紅色禮服的小提琴家李宜錦上台
在這曲目裏她同時會以傳統的小提琴與現代的電子小提琴來回表演
這曲目一共有六個段落
包括了傳統廟會、電音三太子、回憶、衝擊、省思與融合共舞
一開始以小提琴拉出傳統中國音樂
感覺就像在聽梁祝的交響樂一樣(也很像二胡)
以西方的樂器奏出了中國的音樂感覺還真是特別
六個段落也分的十分清楚
一、三、五節用的是傳統小提琴
李宜錦就會在舞台的左邊演奏
音樂是走的傳統優美路線
二、四、六節則是用一把半邊琴身鑲著亮鑽的黑色琴子小提琴表演
連弓都是整支鑲鑽的華麗視覺
這時李宜錦就會走到右邊來表演
此時音樂編曲改成了快奏 不只是有爵士鼓
所有管樂也一起大力放奏
尤其是到了最後一節
李宜錦還把原來的長禮服換了另一套很瀟灑的紅色褲裝
頭上還插著二支翎羽 
這時她又站在舞台的右上方
看起來還真像是三太子真的臨場演奏
而原本的位子則讓給了四個真的在陣頭裏的三太子隨著音樂跳舞
「電音三太子」在這個章節裏表現的淋漓盡緻
連指揮台也都BLINGBLING的閃
搭配著舞台的燈光效果
整個舞台熱鬧的不得了

這個曲目小提琴家李宜錦的演奏技巧真的沒話說
我雖然不懂小提琴
但至少那她指法快速來回的滑動於琴弦之上
再加上大部份音符都是落在高音階的編曲
對她來說 似乎一點都不困難
她演奏的很有力感與美感
三太子跳的也很有可愛感
而台下的我們最後只能用力的鼓掌

到了下半場則是換了另一位指揮年輕指揮 – 黃東漢
我對他的背景比較好奇:台大政治系畢後專攻指揮碩士返台
又是一個只愛音樂不愛地位的樂愛人
下半場因為是貝多芬的組曲
所以舞台上就不再有三太子的陣頭了
其實我對古典樂實在很沒有研究
這下半場一共組合了九個貝多芬的交響樂的片段
而且有一個說書人在一旁串場介紹貝多芬的生平
說實在的
說書人講話的聲音很好聽
只是在管弦樂演奏時介紹貝多芬
他的聲音幾乎被樂團蓋過
而我們聽眾這時也混亂了:到底要聽音樂?還是要聽說書人說什麼?
其實這時應該可以採取字幕播放的效果
讓視覺與聽覺同時分別作用
而不是讓聽覺陷入混亂的境界
這點可以說是這場音樂會我認為比較不妥之處

再論到編曲
上半場的音樂創新度很強
以管弦樂演奏中國曲風的創新融合真的讓人耳目一新
當然
美麗的女提琴家和可愛的電音三太子也讓我們不止只有聽覺 還有視覺上的享受
但下半場的貝多芬
感覺上只是一個組合曲目
而且每個段落的過節太過明顯
是覺得單調了點
但沒想到到最後一個小節
樂團演奏了貝多分的第九號交響樂第四章節(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歡樂頌)
中間我聽到了另一首台灣有名的歌曲 – 望春風
一西一台的二首歌曲竟然可以融合在一起
而且還搭的很好聽
那時真的有讓我有聽覺驚豔的眼睛一亮
原來不止是傳統與電子小提琴的軋琴
不止是三太子與貝多芬的對峙
還有交響樂和台語民謠的挑戰
如此中西合併的融合與挑戰
還真的是這次音樂會最大衝擊下的美麗產物

說真的 還真的是要給作曲家給最大的鼓勵
交響樂的創作遠比一般歌曲創作難上許多
這麼大的一個樂團在這麼衝突感極強的曲目中要各司其職 又要彼此配合
才能演奏出如此特別的電音三太子
表演終了 當然還是有安可曲
這時陣頭中的三太子和李宜錦又上來演奏「風火電音三太子」最後一節
全場聽眾又都熱HIGH了起來
三太子的魅力 比起貝多芬來說
是更勝一疇啊!

一直喜歡的是音樂劇的表演
很久沒聽交響樂音樂會了
尤其又是一個這麼中西融合的交響樂
走出音樂廳 看到天上的滿月
今晚還真是一個滿滿的幸福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問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