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利用上下班坐車時間看完了一本長篇小說-姊姊的守護者
會買這本書是因為看到不知道哪個網路書局上排行榜的銷售冠軍
再加上小說主題挺聳動的
所以就買來看看
暢銷書真不虧為暢銷書
這 是一本挺有看頭的小說

這本書令我佩服作者的是她以書中的各個不同角色
均以第一人稱方式來述說整個故事
凱特 是一個二歲就發病得血癌的女孩
母親莎拉和父親布萊恩為了要救心愛的女兒
用科學的方法 生出了一個可以提供完全符合凱特基因血液、白血球及骨髓的小女兒 安娜
安娜 從出生就提供了她的臍帶
之後 只要是凱特病危 她就必須動入侵式的手術 提供給她姊姊需要的醫療協助
一直到十三歲 當她被要求捐一個腎給凱特時
安娜再也受不了 找了一個律師坎貝爾 告她的父母
要求身體的醫療自主權
而莎拉之前也是執業的律師
因此就演出母親與女兒之間的法庭訴訟
而傑西 是莎拉和布萊恩的大兒子
因為父母所有心力都放在照顧凱特 傑西成為會縱火的叛逆少年
諷刺的是布萊恩本身是個消防隊員 他一直不知道他在收拾自己兒子的爛攤子
因為提告者與被告者同屬一個家庭
法院便派了一個訴訟監護人-茱莉亞
從旁協助未成年的安娜 並觀察安娜與一家人互動的情形
而她怎麼也沒想到 控方律師竟是十五年前莫名奇妙被甩了的男友坎貝爾...

小說作者就以安娜 傑西 莎拉 布萊爾 坎貝爾及茱莉亞第一人稱方式來串起整個故事架構
這種手法 痞子蔡也很常用 
但他是在同一個時間 以男主角和女主角當時的心情分別陳述
等於讀者是看了二次在同一時間發生的過程 來了解二個不同主角的想法
但這本書不一樣
作者以六個不同角色 而且時間是接續前一個角色的方式來進行
所以讀者必須心情轉換調適得快一點
因為不止角色要轉換 時間點也是一直在進行下去的
更特別的是莎拉這位母親
他的角色出現時 還有時間點的不同 時序上是跳躍式的
有在凱特二歲時 六歲時 八歲時 十四歲時
作者很細膩的表現一個母親在得知自己女兒發病時的各種心情
一種盡了全力也要讓她女兒繼續活下去 與上帝及時間拔河 不願屈服的母親
其實不止是在莎拉 
作者在每一個角色第一人稱的內心表現
讓讀者可以很深刻的了解這個角色的獨特個人特質
這點真的很不容易 因為一定要設身處地的轉化成可能是十三歲的安娜 三十五歲的坎貝爾 四十多歲的布萊恩
不同年齡的不同心情 不同成長背景的不同心境 每一個角色在獨處時的內心想法
作者很仔細的 很合理的 很文字化 很真實的表達出
這是我最為佩服的地方

劇情的張力也很夠
尤其是到最後的八分之一的部份
角色變換的很快 節奏也很緊湊
聽說這本小說已經有要改拍成電影
想想 還真的很適合拍電影
因為這本小說的結局很特別(應該說很"電影") 
只是角色的選角可能比較困難一點
因為書裏的角色 內心戲不少
還有最後法院訴訟二位律師與證人之間的對話 也很適合用電影來呈現
還挺期待這部電影的產出

這本書唯一美中不足的 就是翻譯
我看到"打開冰箱一看 裏面只有XXX XXX 及三捲黑白影片"時 噗的笑了出來
好吧 就算譯者不懂攝影 不知道是黑白底片會放在冰箱裏
但他不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要把"影片"放在冰箱裏嗎?
還有比較奇怪的 是一些我猜原文是"My God" "Jesus"之類的語助詞
其實應該都是一些"天哪~"的引語
但譯者就會翻成"我的上帝" "耶穌基督"這種很不口語的直接翻法
讓我看的很不順眼
除此之外 這是一本還不錯看的小說
有空的 可以借來看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問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